科学家科普小故事之伽利略
1、伽利略·伽利莱(Galileo Galilei,1564年2月15日-1642年1月8日),意大利物理学家、数学家 、天文学家及哲学家 ,科学革命中的重要人物。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,就在的比萨斜塔旁边。他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 。当伽利略来到人世时,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。17岁那一年 ,伽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。
2、小伽利略是凡山杜的长子,父亲对儿子寄予很大希望 。他发现,小伽利略非常聪明 ,从小对什么事物都充满强烈的好奇心,不仅如此,这个孩子心灵手巧 ,他似乎永远闲不住,不是画图画,就是弹琴 ,而且时常给弟弟妹妹做许多灵巧的机动玩具,玩得十分开心。小伽利略最初进了佛伦勃罗萨修道院的学校。
3、伽利略的科学小故事主要讲述了他如何发现摆动定时性定律的过程:伽利略注意到吊灯的摆动: 一天下午,伽利略观察到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开始摆动,他发现吊灯摆动的弧度虽然逐渐变小 ,但每次往返所用的时间似乎相同 。
4 、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,科学革命的先驱。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、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,扩大、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。
5 、科学家伽利略的五大故事如下:发现摆的规律:伽利略在比萨天主教堂内 ,通过观察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,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,即摆的摆动周期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 ,而与摆重和摆角无关 。
6、力学:他是首位将实验方法引入力学的科学家,通过实验和数学分析,确立了若干重要的力学定律。 天文学:伽利略是首位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显著成果的科学家。他观察到土星光环、太阳黑子 、月球的地形、金星和水星的相位变化、木星的卫星等现象 。
给孩子讲中国科学家的故事--竺可桢
给孩子讲中国科学家的故事——竺可桢 在中国科学史上 ,有这样一位老人,他年复一年 、日复一日地给大自然写日记,用一生的时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,他就是著名的气象学家、地理学家和教育家——竺可桢。少年时期的启蒙 1890年,竺可桢出生在南方一个小镇上。少年时期的他,对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热爱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竺可桢是一位具有卓越才华和坚韧不拔精神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 。他的事迹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科学财富 ,更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家的敬业精神和追求真理的执着信念。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。
在学习上,竺可桢同样勤奋好学,他坚信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。他通过不懈的努力 ,在知识的海洋中越走越远,不仅学习成绩优异,还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强烈的使命感。他的这些经历 ,为日后成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参考资料:北京青年报 2001年7月02日竺可桢(1890~1974)中国气象学家 ,地理学家 。中国科学院院士 。字藕舫。1890年3月7日生于浙江绍兴,1974年2月7日卒于北京 。1910年赴美入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学习 ,1913年获博士学位。
科普人生-聆听老一辈科学家娓娓道来的科普历程内容简介
《科普人生聆听老一辈科学家娓娓道来的科普历程》内容简介如下:少年时代的启蒙:李元先生自幼被浩瀚的夜空所吸引,对宇宙的好奇和探索成为他心中悄然发芽的种子。这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,为他日后的科普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。紫金山天文台的历练:高中毕业后 ,李元先生进入紫金山天文台工作,这里成为他的“大学”。
从少年时代起,李元先生就被浩瀚无边的夜空所吸引。他对宇宙的好奇和探索,如同一颗种子 ,在他的心中悄悄发芽。高中毕业后,李元先生即进入紫金山天文台,从事与天文相关的工作 。在这里 ,紫金山成为他的大学,为他提供了锻炼、成长和发展的平台。
主要内容如下:黑腹狼蛛:黑腹狼蛛腹部长着黑色的绒毛,这些绒毛里还有黑色条纹。一圈圈黑白相间的条纹长在它们腿上 。狼蛛就是像狼一样可怕的毒蜘蛛 ,是巨大蜘蛛家族中的一员。狼蛛不会结网捕猎,而是在地上挖一个洞穴生活。除了狼蛛以外,地蜘蛛和狸蜘蛛也不会结网捕猎 。
法布尔拥有“哲学家一般的思 ,美术家一般的看,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”。在本书中,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 ,娓娓道来。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。 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。
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凭了他那不可多得的才能,用散文的笔调、简练质朴的语言,向小读者们娓娓道来。 作者伊林(1895—1953),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家 。他运用文艺的形式 、散文的笔法、生动有趣的故事、形象具体的描写 ,来引人入胜地讲解科学。
昆虫记内容简介:昆虫记记录了法布尔一生的心血。书中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:蜘蛛 、蜜蜂、螳螂、蝎子 、蝉、甲虫、蟋蟀 、苍蝇等。
华罗庚的故事
1、华罗庚的数学故事(1)自学成才 1925年,初中毕业后,华罗庚因为家贫被迫辍学 ,开始帮助父亲经营杂货店 。他不甘平凡,自学成才,每逢顾客来店 ,他便帮忙打算盘、记账。但因过于专注学习,他经常算错账,甚至将自己演算的答案当成顾客应付的货款。因此 ,街坊邻居笑称他为“罗呆子 ”,他的父亲也曾多次想烧掉他的数学书 。
2 、故事一:“罗呆子”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很爱动脑筋,下了课 ,小伙伴们都出去玩了,他还在教室里想老师讲的问题,有时候思考问题过于专心,同学叫他都听不见。久而久之 ,同学送他一个外号,叫他“罗呆子”。
3、华罗庚松了一口气,回家继续钻研数学 。华罗庚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 ,他的勤奋和执着在数学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尽管他只是一个小男孩,却展现出超凡的数学才华。那张草纸虽然丢失,却激发了他更强烈的求知欲 ,成为了他追求学术梦想的起点 。华罗庚的故事告诉我们,只要坚持不懈,梦想总会实现。
4、数学家华罗庚故事一: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 ,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,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,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 ,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,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,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,尖叫道:“怎么这么贵? ”。
5、华罗庚小时候的故事:华罗庚的父亲算是老来得子 ,在四十岁的时候才生下华罗庚,所以很担心他会长不大 。因为那句“放在箩筐里可以生根,比较好养活” ,于是想要叫他“箩根”,最后定为华罗庚。这就是他名字的由来。代表着父亲希望他健康成长的心愿。
6 、在清华大学任教,对华罗庚来说是破天荒的事情 。他不仅成为了教师 ,还为后来的数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华罗庚的努力和才华,最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,也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华罗庚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 ,他通过自己的勤奋和才华,克服了家境贫寒的困难,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 。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东泰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ap.dongtai-machine.com/cshi/202509-2987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东泰号的签约作者“admin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科普知识介绍科学家的故事视频(讲解科学家的故事)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东泰号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科学家科普小故事之伽利略 1、伽利略·伽利莱(Galileo Galilei,1564年2月15日-1642年1月8日),意大利物理学家、数学家、天文学家及哲学家,科学革命中的...